学 院 简 介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自1987年南京气象学院计算机软件教研室开始办学,2006年正式成立运行至今。学院是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以及江苏省保密协会副会长单位。
学院已形成了从本科到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完整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五个本科专业,以及一个经教育部批准的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科专业(与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合作办学)。学院拥有气象信息技术博士学位点,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硕士学位点。现有在校本科生1600余人,硕、博研究生近200人。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名列23位(全国开设相关学科专业的高校有七百余所),为四星级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学科。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物联网工程等四个专业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学院由于突出的物联网技术特色两获江苏省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项目资助。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人才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百人,其中教授2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33人,中青年专任教师博士化比例已达到100%,师资国际化率超过60%,同时学院还聘请了享誉全球的海外非全时教授50余位;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委员、江苏省信息安全与保密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副主任。拥有多名江苏省“三三三”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人选。学院教师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教材、多媒体课件评比中获奖多项。
凭借在网络空间安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向上的优势,学院科研实力突飞猛进。2015年学院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共同建立“中美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推动科学研究深度国际合作。设有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江苏省网络监控工程中心2个省级科研平台,以及4个中央和地方共建的科研平台(含实验室)。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50余项,国家“863”项目、科技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等其它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到帐经费过亿元。近五年来,学院专任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取得软件著作权300余项,授权专利近200件。
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气象事业、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输送了近6000名本科生和近300名研究生。学院近年来深化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软件大赛等高级别学科竞赛中取得数十项国家、省级奖励。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的适应性、朴实肯干的品质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每年包括外企在内的大批用人单位直接来院招聘毕业生,薪资待遇和发展平台普遍优于其他行业。大量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阿里巴巴、腾迅、百度、网易等知名信息技术企业都能见到优秀校友的身影,不少毕业生已经成长为诸如途牛等名企的高管。
学院正朝着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信息类专业学院阔步前进!欢迎广大高中毕业生报考!
学院咨询电话:025-58731483 凌老师
学院网址:http://cs.nuist.edu.cn/index.action
font-kerning:0.0000pt;" >025-58731282、13912980941 刘老师 025-58731017、13913922340 网址:http://math.nuist.edu.cn/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专业列表: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查看详细 |
1 | 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 | 0809H | ![]() |
2 | 物联网工程 | 080905 | ![]() |
3 | 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 | 080905 | ![]() |
4 | 网络工程 | 080903 | ![]() |
5 | 软件工程 | 080902 | ![]() |
6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080902 | ![]()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0901 | ![]() |
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0809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