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源于60年代的数学教研室(组),历经基础部、数学系、数理学院等发展历程,于2011年11月更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学院包括1个部、3个系、1个实验中心和多个研究所。学院具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空间天气学”博士、硕士点。目前在校学生766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20人。“数学”学科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
专业设置:学院现有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全部为江苏省重点专业。采取“按专业招生、以大类培养、应兴趣分流”的培养方式,近年来开设了紧跟社会需求的特色班级:大气科学数理班、信息与计算科学(学术型培优班)、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课程实验班)、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气象长望国际培优班)等。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全时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19人(含非华裔外籍全职教授1人)、副教授35人,博导 10人、硕导 32人。45岁以下教师100%实现博士化,85%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英、美、德等发达国家工作、学习经历。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对象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获得者、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26人次。另聘有海外非全时“特聘教授”11人。
科研情况:学院教师获世界气象组织颁发的“Norbert Gerbier-Mumm”奖、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颁发的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国家统计局全国科技进步(课题)奖等多项荣誉。近三年,主持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40余项,主持省级项目20余项,承担企事业委托项目20余项,主持与主要参加“973”、“863”和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等课题多项,科技经费超过2500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1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参编研究生教材5部。
教学水平:学院实验中心为江苏省实验示范中心,拥有一流的软硬件发展环境,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方米,包括数学建模、数学教育、空间天气学等国家与地方共建的实验室。拥有每秒浮点计算能力达到126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以及14台工作站、4台服务器、数百台计算机。获得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教学奖励30余项。学生在全国、国际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得重要奖项,例如:自2011年以来共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项(2011年获,全国唯一“高教社”杯),一、二等奖52项;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项(2012年获,全球仅7项),特等提名奖2项,一、二等奖86项;获得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25项。
人才培养:学院坚持“精英、国际、技能”人才培养导向。毕业生总就业率超过99.7%,其中高质量就业率超过98.2%,毕业生主要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科研机构、教育、IT行业、气象、通信、金融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生产应用等工作,同时一大批毕业生考入英国帝国理工、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同济、中科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所,考研出国率达30%以上。学院现与美国佛蒙特大学、英国雷丁大学、纽卡斯尔大学、伯明翰大学、西苏格兰大学等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学院招生咨询:蔡老师 025-58731282、13912980941 刘老师 025-58731017、13913922340 网址:http://math.nuist.edu.cn/
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列表: